活動焦點
臺師大領航雙語教育 領域型雙語標竿協作會議深化跨校合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I教學資源中心(RCEMI)於6月13日舉辦「領域型雙語標竿協作會議」,由劉美慧教務長主持,邀集元智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逢甲大學、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與國立中正大學等多所大專校院雙語推動單位齊聚一堂,共同探討EMI實務挑戰、資源整合模式與創新教學策略。會議聚焦機構策略、教師發展、品質保證與學生學習等主題,並設置世界咖啡館互動討論,以小組形式促進教師間的實務對話,交流雙語教學推動經驗與未來策略,期望共同建構深化合作與共學的橋梁。
臺師大以跨單位務實合作為基礎,達成多項挑戰性指標,113學年度的EMI課程數已達917門,修課學生比例自雙語計畫前的30%提升至56%,累積培育494位EMI教學助理,支援教師進行語言轉換與教材改編,積極推動互動式教學。此外,在RCEMI的支持下,來自全國各地的EMI教師組成EMI教師社群,活動涵蓋讀書會、AI應用、教案設計、教學反思與觀議課準備,並結合跨校EMI觀議課實踐,展示創新教學方法,強調互動與深度學習,至今已成立22個社群,累計129位教師參與。
教師社群的成功運作展現RCEMI在推動教師專業成長方面的堅定承諾,透過匯聚跨校、跨科的教學專家與實務經驗,打造教師間彼此學習與合作的堅實平臺。114學年度,臺師大更新增6個全英語學士學位學程,包括企業管理與物理學系全英語課程,持續深化雙語教育布局。
在國際合作與移地培訓方面,RCEMI結合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辦理暑期移地訓練課程(OUTA),以小班實作課程與AI工具應用協助教師強化教學創新與行動研究能力,推動跨校合作與專業社群發展。此外,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合作的高階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引導教師從國際視野審視EMI教學本質,促進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
多校雙語單位對於臺師大推動EMI學分學程備感興趣,劉美慧教務長表示,臺師大目前已推出10個EMI學分學程,為培養符應未來跨域需求及善用科技的領導人才,於112年推出科學計算與跨域應用EMI學分學程,提供計算科學在跨領域應用的理論與實作訓練,透過跨領域的科學計算選修課程,學生能從自身的學術素養出發,拓展至其感興趣的應用課題。
劉美慧教務長強調:「開放循環的教學生態是本中心的核心理念與經營策略,透過資源共享與合作,促進教師、助教與學生在EMI教學場域中的全面發展與長期效益。」臺師大EMI教學資源中心現已服務全國88所大專校院,培訓逾300位教師,並以跨國論壇、數位平臺與教師回流機制,持續推動EMI教育在文化與社會背景中的多重意義,成為引領臺灣雙語教育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力量。(資料來源:EMI教學資源中心吳宜蒨提供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
元智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逢甲大學、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與國立中正大學等多所大專校院雙語推動單位齊聚一堂。
國立中央大學雙語中心副執行長單維彰於會議中提問。
<節錄自師大新聞>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