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最新消息活動焦點

活動焦點

2025-10-13

臺師大攜手北中南九校共築雙語聯盟 深化EMI專業學習社群與雙語教學實踐

臺師大攜手北中南九校共築雙語聯盟 深化EMI專業學習社群與雙語教學實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I教學資源中心於10月13日至15日舉辦四場「雙語聯盟圓桌會議」,串聯北、中、南九所大專校院之EMI公開觀議課,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跨領域教學交流。活動為本中心「EMI增能系列」之一,邀請曾參與OUTA(Off-site to UT Austin)移地訓練課程的教師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語言中心主任Dr. Michael Smith對談,分享教案設計歷程、教學轉化成果與實務應用經驗。

雙方透過深度交流探討海外培訓效益與課堂應用可能性,協助合作學校更全面理解國際研習的長遠價值。此舉不僅展現臺師大推動雙語教育的持續動能,更凸顯海外研習成果已成為推動EMI教師專業精進的重要驅力,逐步形成可延展、可深化的學習循環,為EMI教學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注入永續動能。

OUTA課程為產出導向之EMI實作型課程,強調「做中學」精神。參與教師須於課程中發展完整EMI教案並進行公開觀課。課程邁入第二屆,設計回應最新教育趨勢,融入AI教學應用並以教師需求為核心。課前透過問卷掌握教師背景與挑戰,依語言信心與教學經驗分組,小班制教學促進交流。其兩大特色為「觀課」與「實作」:教師能進入德州大學十多門課程觀察、議課,並完成教案設計與微型試教,實踐EMI教學歷程轉化。臺師大EMI教學資源中心范雅筑副執行長指出,OUTA讓臺灣教師得以親身觀課並於國際舞台試教交流,不僅挑戰自我教學思維,更深化EMI教師的專業成長與跨文化理解。

今年10月,臺師大EMI教學資源中心特別邀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語言中心主任Dr. Michael Smith來臺交流,別具意義。Smith博士主持Texas Global語言中心逾25年,專注EMI、雙語教育、TESOL及師資培訓,主持多國教師計畫,涵蓋臺灣、巴西、墨西哥、韓國、烏茲別克、日本與智利等地,對全球英語教育發展具深遠影響。自2024年起,該中心與臺師大展開獨家合作,共同研發OUTA進階教學實務課程,為臺灣高教EMI教師量身打造專業增能方案


北區聯盟:臺藝大觀議課展現藝術英語創意教學

10月13日首場北區雙語聯盟圓桌會議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登場,由教務長劉家伶授課的「English in New Media and Animation Arts」課程開場。劉教務長以動畫藝術專業結合英語授課策略,引導學生以全英語進行創作討論與作品分析,展現藝術領域EMI課程的創新樣貌。議課討論由Dr. Michael Smith與范雅筑副執行長擔任專家,針對課堂互動、語言支援與學生參與提出具體建議,並分享EMI教學的國際趨勢與在地實踐經驗。

觀議課後緊接著圓桌對談,討論現場氛圍熱烈,與會教師就語言負荷、教材轉化與學生口語表達培養等議題積極交流,充分展現跨校學習共同體的能量。

UT Austin英語中心主任史麥可博士於新生訓練中說明課程規劃、校園學習環境與生活資訊,並為每位學員開通專屬學生帳號與校園Wi-Fi,讓參訓教師都能快速融入國際校園生活,即刻連結德州大學圖書館系統之豐富學術資源,全面展開沉浸式學習旅程。

 


南區聯盟:正修科大以AI結合情境教學、高雄醫學大學聚焦醫學領域EMI教學挑戰

10月14日亦呈現另一場特色觀議課,由正修科技大學王寶惜老師授課「Hospitality English」。課程以「調酒實作與英語應用」為主題,學生透過Sensay AI口說訓練平台進行調酒相關英語練習,再於課堂中實際操作、口頭介紹飲品製作流程。

課堂設計兼具專業與語言實作,學生於全英語情境中展現流暢表達與團隊協作能力。課後討論環節,與會教師肯定該課程成功結合AI與專業英語,展現EMI教學創新實踐的典範。當日分別在正修科技大學及高雄醫學大學舉辦兩場圓桌會議,邀集南區多所大專院校教師與雙語中心代表參與,聚焦EMI課程設計、學生語言支持機制與教學助理(TA)培訓經驗交流。

與談教師分享在實施EMI課程中面臨的困難,如專業詞彙教學、學生理解落差與評量設計策略,並指出跨校資源共享與AI工具輔助(如Sensay口說訓練平台)可有效提升學習動機與課堂互動。討論中,曾參與OUTA移地訓練的教師特別提到,該課程讓他們學會以行動研究觀點檢視教學設計,進而在課堂上更靈活運用英語與多模態素材,提升學生表達與參與度。

UT Austin英語中心主任史麥可博士於新生訓練中說明課程規劃、校園學習環境與生活資訊,並為每位學員開通專屬學生帳號與校園Wi-Fi,讓參訓教師都能快速融入國際校園生活,即刻連結德州大學圖書館系統之豐富學術資源,全面展開沉浸式學習旅程。UT Austin英語中心主任史麥可博士於新生訓練中說明課程規劃、校園學習環境與生活資訊,並為每位學員開通專屬學生帳號與校園Wi-Fi,讓參訓教師都能快速融入國際校園生活,即刻連結德州大學圖書館系統之豐富學術資源,全面展開沉浸式學習旅程。UT Austin英語中心主任史麥可博士於新生訓練中說明課程規劃、校園學習環境與生活資訊,並為每位學員開通專屬學生帳號與校園Wi-Fi,讓參訓教師都能快速融入國際校園生活,即刻連結德州大學圖書館系統之豐富學術資源,全面展開沉浸式學習旅程。UT Austin英語中心主任史麥可博士於新生訓練中說明課程規劃、校園學習環境與生活資訊,並為每位學員開通專屬學生帳號與校園Wi-Fi,讓參訓教師都能快速融入國際校園生活,即刻連結德州大學圖書館系統之豐富學術資源,全面展開沉浸式學習旅程。


中區聯盟:中部共學社群促進教學創新

10月15日,RCEMI於逢甲大學舉辦第四場圓桌會議,以「EMI教學社群的持續精進與實踐」為主題,邀請曾參加OUTA培訓的教師代表分享如何在校內成立EMI教師社群,透過讀書會、課堂觀議與共同備課模式促進持續專業發展。

教師們強調,跨校與跨科的合作能擴大教學觀點,並形成具支持性的社群網絡,有助於提升整體雙語教學品質。討論中也提出,未來可結合數位學習平台與AI輔助工具,建立全國性EMI教學知識共享機制,促進教學循環與永續發展。

 

課程最後的回顧環節中,教師們反思過去兩週學到的教學策略,討論將如何應用於自身EMI課程中,將想法寫在海報上,並透過交互觀看他組的分享,促進交流與回饋,匯聚學習成果。

教師們在EMI教學增能培訓後,將所學理論與工具列於T-型圖左側,右側詳述應用方式,展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熱忱與創新。
 

持續打造開放循環的EMI教學生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長劉美慧表示,EMI教學資源中心自成立以來即致力推動「開放循環的教學生態」,透過跨校觀議課與專業社群活動,促進教師、助教與學生的共同成長與交流。

目前,RCEMI已服務全國逾百所大專校院,培訓逾300位教師,建立22個EMI教師社群。未來將持續整合教學資源與國際合作,推動更多跨校觀議課與雙語論壇,深化EMI教育的廣度與深度,為臺灣高教雙語化奠定長遠基礎。